给猪打针,这4点不注意就是白搭
时间:2018-01-04 点击:3676
免疫是每个猪场都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若不注意细节,很容易出现猪群免疫失败的现象,导致免疫后猪群的抗体水平或细胞免疫水平不达标,造成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甚至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正确免疫呢?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免疫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器械的选择。
1、针头的选择
在免疫之前,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是,选择合适的针头,先检查针头是否针尖钝损,弯折,然后不同阶段的猪只选择针头的大小不一,确保针头的长度能注射到肌肉层,药物才会起效。
具体可参照表格进行选择:
2、注射器的选择
选择完合适的针头以后,还需要根据猪的大小和疫苗的物理性状挑选好合适的注射器。只有合适的注射器才能掌握好计量。
3、确定注射器的位置
注射位置的对错决定免疫的成败,若打针的位置选对了,在推注射器的时候一般会感觉有一定的阻力,但推进很顺畅,注射后猪也不会疼的乱跑。
4、如何找准正确注射部位
在猪的右耳根和肌肉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右耳根上部的水平线和右耳根下部水平线之间恰是肌肉最丰富的区域,这就给我们找到了打针的横向坐标。那么纵向坐标呢?对于100公斤以上的成年猪,一般我们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测量距离,以上三指并拢,食指外侧的竖向区域就是纵坐标的位置,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交汇处就是打针的正确位置。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有以下几种错误的免疫方法:
1、打错位置,比如打到肩胛骨上;
2、注射的时候,一半药液,一半空气;
3、注射部位太高,注射的角度不正确;
4、注射的部位靠后。
给猪打针免疫,是养猪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项工作,只有充分掌握了正确的肌肉注射技术才能打好针,否则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会给猪场带来新的问题。
主营产品:漏粪板模具
相关新闻
-
饲料制粒过程中的水分控制
饲料加工所用原料来源及品种的多样性,带来了饲料加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水分分布的差异和含水量的多变性的问题。研究表明,混合后半成品粉料的水分变化一般在9%-14%之间,调质后入模物料的水分含量在15%-17%之间比较合理。此时生产的颗粒饲料加工质量较好、光洁度均匀、粉化率低,同时能耗也较低,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也易达到标准要求。一般加工后颗粒饲料的水分应不高于12.5%,在北方可以不高于13.5%,如果在夏季加工颗粒饲料,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因而成品颗粒最佳
2018-02-04 -
母猪妊娠后期如何正确合理的选择攻胎饲料
母猪怀孕后期攻胎的目的除了提高仔猪初生重外,还需要考虑胎儿的初生活力、初乳质量和母猪健康等,同时考虑攻胎后对后一阶段分娩和哺乳的影响,所以正确、合理的攻胎很重要。“出生重一两,断奶多一斤,出栏多十斤”“别输在了起跑线上”,这种养猪理念一直在指导我们的养猪生产,一场通过强化饲料营养水平来提高胎儿初生重的竞赛在饲料厂、养殖场(户)中迅速铺开。于是在母猪妊娠后期(妊娠90日龄后)通过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改喂哺乳料或怀孕后期料、增加饲喂量等方式来增加胎儿
2017-12-22 -
冬天猪为什么长得慢?
猪增重慢,会直接影响养猪成本以及猪出栏时间,进而影响养殖效益。为此,本文为大家分析了养猪场中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希望广大养殖户能提前防范、引起重视。1、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用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同居一室的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一时难于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2、补料不及时、方法不合理仔猪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料,断奶后不能很好进食,引起生长缓
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