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粪板模具多少钱一个
时间:2019-05-22 点击:4275
国内2015年以前生产的漏粪板模具,客户普遍反映漏粪板模具会产生变形,造成脱模困难,脱模必须使用橡皮锤敲打每个漏粪孔等麻烦,由于脱模天天敲打漏粪板模具孔,模具在使用半年后,大部分已经被脱模时敲打报废,并且打出来的水泥漏粪板有弯曲等现象,无法使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河南科牧华农牧机械有限公司经过反复试验,论证,终于解决了以上问题,同时设计开发出了国内独有的3米x0.6米x11公分.2.4米x0.6米x11公分,2.2米x0.6米x10公分,1.5米x0.6米x7公分等各种欧式塑料漏粪板模具,
此模具拥有脱模不用敲,打出来的水泥漏粪板拼接在一起没有缝隙等特点。3米,2.4米,2.2米塑料漏粪板模具的上市,由于投资小,生产灵活,工作效率高,拥有可给客户现场加工等优点!被国内知名企业,雏鹰集团,牧原集团,金锣集团等大型企业认可并采用!同时给国内生产水泥漏粪板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彻底改变了以往机制漏粪板生产线生产速度慢,投资大等弊端。
本公司专业生产各种聚丙烯或ppr材质的漏粪板模具等塑料制品,近期开发出新型欧式漏粪板模具,该模具较以往老式模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单模设计,脱模方便、快捷。(使用时不易产生裂纹,不破损,使用寿命长)。
2、此模具比老式的漏粪板模具少了几排孔,降低了钢筋数量从而减少了制作成本。
3、漏粪孔之间的距离加大,加强了水泥漏粪板的承重量。
4、加大了漏粪孔的倾斜角度,从而脱模更加顺畅,只需两个人抬着,反扣过来即可脱出。
5、以往的漏粪板拼到一起,连接地方会有缝隙,而欧式漏粪板两边均为一半宽度的孔,可以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漏粪孔,不仅美观还提高了漏粪效率。
中式水泥漏粪板模具现有产品规格:
长1.05米x宽0.6米x厚5公分漏粪 孔径:1.1公分,1.6公分,2.3公分(单价70元)
长1.1米x宽0.6米x厚5公分漏粪 孔径:1.1公分,1.6公分,2.3公分(单价80元)
长1.3米x宽0.6米x厚7公分漏粪 孔径:2.3公分(单价140元)
长1.5米x宽0.6米x厚7公分漏粪径:1.6公分,2.3公分(单价120元)
欧式水泥漏粪板模具现有产品规格:
长1.05米x宽0.6米x厚5公分漏粪孔径:1.1公分,1.6公分,2.3公分(单价70元)
长1.1米x宽0.6米x厚5公分漏粪孔径:1.6公分,2.3公分(单价80元)
长1.5米x宽0.6米x厚7公分漏粪孔径:1.6公分,2.3公分(单价120元)
长1.8米x宽0.6米x厚10公分漏粪孔径:2.3公分(单价200元)
长2米x宽0.6米x厚10公分漏粪孔径:2.3公分(单价260元)
长2.2米x宽0.6米x厚10公分漏粪孔径:1.6公分,2.0公分,2.3公分(单价270元)
长2.4米x宽0.6米x厚11公分漏粪孔径:2.4公分(单价320元)
长3米x宽0.6米x厚11公分漏粪孔径:2.5公分(单价550元)
1.1公分的孔是养小猪的1.6公分的孔是养保育猪的(1.6公分的养羊也可以)
2.3公分的孔是养育肥猪的
相关新闻
-
四季度是生猪育肥集中期,养大猪还赚钱吗?
按照季节性规律,四季度是生猪集中育肥时期,我们也下市场走访饲料经销商处了解到,由于没计人工费用,饲养成本基本在5.5-6元/斤。当前的毛猪出售价格在6.9-7.2元/斤,每头猪的养殖利润依然有300-400元/头。走访养殖户发现,现在小型养猪场在村里养猪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考虑到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一旦环保禁养,转移还是存在难题的。扩大规模与否还要看接下来的环保政策形势,短时间内存栏保持稳定。由于冬季是口蹄疫和仔猪腹泻的高发季节,冬季每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7-12-07 -
选购水泥漏粪板的技巧
针对养殖业现代化的普及和提高,绝大多数养殖场开始普及漏粪板。市面上出现漏粪板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科牧华漏粪板厂家,为广大养殖户着想,介绍选购水泥漏粪板的技巧。首先看漏粪板外观:合格的产品外观应具备以下几大条件。1、表面平滑,水平高度差小于1mm。2、缝隙平直,宽度误差小于1mm。3、表面呈磨砂质感,无气泡,无水纹。4、与猪接触的所有棱角必须是圆角,不得有锐边、毛刺、无露筋、无裂缝、无缺棱掉角。其次表面还应满足以下数据:1、表面外延顺直度:四个角棱必须是垂
2019-05-26 -
什么叫生猪“适时出栏”?这5个规则得记住
什么是肥猪“适时出栏”?“猪养的好,还不如卖的好”,猪价时涨时跌,当猪达到出栏体重时,什么时候出栏最好呢,卖还是不卖?卖吧,万一再涨价呢;不卖吧,万一掉价呢?经常有人刚卖猪不过几天时间,就涨了0.5-1.0元/斤,也经常有人压栏不卖,结果最后一斤掉价1-2元/斤。行情专家们经常分析说“适时出栏”,什么叫适时出栏?做为养猪农民朋友们心里一头雾水,专家真不亏是“砖家”,就是留给你想像的空间,又避免错误判断的风险,专家的话永远是对的那么怎么办呢?问专家,专家说: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