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都有哪些腹泻病?如何应对?
时间:2017-09-19 点击:3407
1.仔猪白痢
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 10~30 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2.仔猪黄痢
病原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7 日龄以内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病猪少 有呕吐,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用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结合强心补液等进行治疗。
3.仔猪红痢
病原是 C 型魏氏梭菌,常发生于 3 日龄以内的仔猪,1 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病猪偶有呕吐,排红色黏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较高。该病治疗效果不好,关键在于预防,即在母猪产前 1 个月肌内注射乙型魏氏梭菌苗 5 毫升,产前 15 天再注射 10 毫升。
4.仔猪副伤寒
该病又称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 2~4 月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呈地区流行性散发。体温略高,表现为急性败血病和剧烈腹泻,慢性者反复下痢,皮肤可出现紫斑,剖检可发现盲结肠处凹陷并有不规则的溃疡和假膜。用氯霉素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5.猪痢疾
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2~4 日龄猪多发,季节性不明显,呈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体温正常, 但病初略高,泻出的粪便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 常呈胶冻状。剖检病变主要在大肠。该病用痢菌净、痢立清、二硝基咪唑治疗效果好。
6.猪流行性腹泻
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多发生于冬季,特别是 12 月和 1 月份发生最多。仔猪表现腹泻,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传播速度快,但病死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流行过程延续 4~5 周可自然平息。
7.猪传染胃肠炎
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仔猪病死率高,大猪很少死亡。常见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初呕吐,排灰色或黄色水样稀粪,病猪迅速消瘦、脱水,大猪多数可在短期内康复。该病治疗效果不好、着重预防,怀孕母猪在产前 45~15 天,肌肉和鼻内各接种 1 毫升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或在仔猪出生后,用无病原性的弱毒疫苗口服免疫,每头口服 1 毫升即可。
主营产品:养猪设备
相关新闻
-
养猪场养殖废水处理有效办法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大国,养猪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颇具挑战的环境污染问题。一个万头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高达100-150t,要净化这些粪便和废水难度较大,而经污水处理后要长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和高额的运转费,也就增加了养猪过程中的成本。这些养猪生产中带来的粪尿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制约着猪场的发展规模与模式,在某种程度更危及着生态安全,目前这一生产焦点问题已然上升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
2017-12-01 -
AAA级诚信经营示范单位
2022-11-01 -
母猪食胎衣,引发产后不食,反问:胎衣就该扔?
母猪产后不食,是一个特别常见的母猪类疾病,我们畜牧专家网的技术老师,每天都接诊上千例,本期,小编就给广大养殖户分析下,母猪产后不吃食的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母猪产后不吃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产前减料失当;产后加料太早,喂量太多,致使母猪“顶食”;喂给的饲料过精,青、粗饲料喂量不足;母猪平时营养失调,加上产仔时过度疲劳,食欲紊乱;母猪产道感染或其它疾病引起体温升高,不吃食;母猪吞食胎衣,引起消化不良;母猪产后胎压突然降低,影响正常的消化机能等。
2017-12-09